- 熱門職位
- 熱門地點
- 地區招聘
2011年07月11日 17:33:46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大小】【收藏】【打印】【關閉】 分享到新華微博 |
![]() |
![]() |
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陳鍵興 李寒芳 裴闖)盛夏之際,草木蔥蘢,萬物滋長,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孕育豐收的時節。美好的青春恰如這生機盎然的時節,生命涌動著激情,蓬勃地成長、強健,昂揚地邁向成熟。 7月上旬,由中共中央臺辦、共青團中央等17家單位共同主辦的兩岸萬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動,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相繼展開。在“兩岸同心、我們同行”的主題下,兩岸年輕一代再次相聚在一起,手牽手,心連心,交流思想,融通情感,彼此傾訴,相互砥礪,共同譜寫著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 回顧兩岸關系出現和平發展良好勢頭的幾年來,兩岸青年交流日趨頻繁而熱絡,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而多樣,步入了“火紅之夏”,成為了兩岸交流交往中的一大亮點、一塊亮色。兩岸新生代越來越多地積極參與交流互動,攜手走上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希望之路。 “同根”的認同 連日來,大陸不少省份迎來了參加今夏兩岸萬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動的臺灣學子,尋訪“根脈文化”成為他們與大陸同學共同學習的一堂課。 在山西,以“品味三晉文化,感受魅力山西”為主題的兩岸青年學生聯歡活動中,臺灣青年在大陸同學的陪同下參觀了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名勝古跡。 在江西,參加兩岸學生中華傳統文化研習營的同學們探訪了“狀元之鄉”吉安,參觀了白鷺洲書院、吉州窯、文天祥故里、歐陽修紀念館、解縉墓等歷史文化景觀,井岡山大學還特意安排了“廬陵文化”“江西儒學發展史”等專題講座。 在福州,來自臺灣多所大學的50名學子與福建中醫藥大學的同學們,共同參加“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臺灣高校代表團領隊、慈濟大學教師沈祖望給此類活動打出了“高分”:兩岸學生共同領會中華醫藥的博大精深,并在教學、研究及人文等領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有助于兩岸中醫藥高校探討更多、更好的合作”。 7月12日,兩岸萬名青年將齊聚北京,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盛大的主題聯歡活動。據了解,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與體驗區,兩岸青年將一道走進這個傳統文化的“大講堂”,體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 “兩岸同心、我們同行”是此次兩岸萬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動的主題,人們期許著兩岸年輕一代不止讀萬卷書,還能行萬里路,飽含真摯的感情,觸摸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不斷強化對中華民族“根”的認同,攜手擔負起中華文化繼承與創新的重任。 |
“現在從臺灣來大陸很方便了,大陸的同學也有很多到我們學校去交流,大家對彼此的了解自然就比過去要多得多了!迸_灣學生張雅強說。
北京科技大學學生雷揚對記者說:“我們學校這幾年和臺灣高校的交流很頻繁,除了交換生計劃之外,其他形式的往來也很多。兩岸學生在一起,雖然彼此有些差異,但大家都很樂于交往,溝通起來沒有什么障礙。”
在兩岸年輕一代的往來互動中,人們可以欣喜地看到,充滿熱情與活力的他們親密無間,短暫的活動并不妨礙栽下友誼的種子,分別的時候都爭相互留聯系方式,網絡技術則使他們的溝通跨越了時空阻隔,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更加讓人欣慰的是,兩岸青年交流如火如荼地開展,不止參與人數不斷增加,層次、領域、類別更加全面,更為細化,機制化的趨勢也更為凸顯。
據團中央、全國青聯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兩岸青年交流事業蓬勃發展!昂{青年論壇”自2003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9屆,并于今年首次在臺灣島內舉辦。兩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圓桌會自2009年以來每年定期舉辦一次,已成為兩岸青年社團定期溝通的組織化、機制化平臺。兩岸青年社團組織積極把握兩岸青年特點和需求,以同根的歷史文化、同祖的親情文化、同齡的時尚文化為途徑,促進兩岸青年增進了解和友誼,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正因為有著共同的心愿,兩岸青年人懷抱著共同的責任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獻策、出力的事業中。今年5月,在成都舉辦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就洋溢著一股青春的氣息。在“兩岸文教合作與青年交流”的專題討論現場,第一次出現在論壇上的兩岸學子們毫不怯場,爭相發言,贏得了在場“前輩”們的贊許和鼓勵。
1988年出生的臺灣學生黃健豪在論壇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兩岸青年將來總會成為各個領域的接班人,有了這樣的觀摩學習基礎,未來的溝通會更加順暢。”1987年出生的臺灣青年魏慶鐘說,兩岸之前長期互不來往,沒有太多機會交流,F在,兩岸年輕人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交流,交換想法,激蕩出不一樣的思想火花,更能夠為兩岸的未來累積更多的共識。
跨越海峽,年輕的心匯聚在一起,挨得更近,靠得更緊,因為他們火熱的情懷里都充滿著對民族未來愿景的深切期許。
“同行”的信念
在北京科技大學教工活動中心的大講臺上,臺灣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一年級學生孫傳岡代表項目團隊進行推介。臺下,兩岸師生聽得很認真,還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7月8日,以“創意·創新·創業”為主題的海峽兩岸大學生精英論壇在北京開幕,臺灣16所大學的234名師生受邀參與,孫傳岡就是其中一位!拔业谝淮蝸泶箨,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很有意思!”這個帥氣的大男生對記者說。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競賽部分共收集到大陸與臺灣學生團隊的40幅創意和創業作品,涉及機械設備、能源材料、無線通訊、數字影音、生物醫療、文化創意、工藝商品、消費金融等諸多領域。
孫傳岡看完北科大學生的一個作品推介之后,和自己團隊的伙伴交談起來,大家都認為大陸同學的表現“很有想法”。
“我們的團隊里也有一位大陸同學,就是北科大在我們學校的交換生!睂O傳岡說,“我們和大陸同學之間的交流,包括這樣同臺比賽,或者是合組項目團隊,都可以交換想法,想法相同可以產生更大推動力,想法不同則可以碰撞出思想火花,也有利于創意的完善。”
孫傳岡的同學侯承佑已經來過幾次大陸,他對記者說,兩岸的同學將來也很有機會成為事業上的伙伴,因為大家現在都很了解兩岸各自的優勢,未來創業時是可以相互結合,一起打拼的。
這樣的觀點,在幾年來參與交流的兩岸青年中具有相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迎向未來,他們希望今天的交心能為將來的同行扎下牢固的根基,埋下真誠的伏筆。
應民革中央邀請而來的臺灣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陸參訪團中,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學生會會長邵柏崴三年前就來過大陸!爸竺看蝸矶加∠笊羁,我希望這次也能夠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家。”他說,“我對今后在大陸發展事業充滿信心,也希望大陸學生今后多到臺灣交流,相信兩岸優秀青年更多、更深入的往來,一定可以激發出最大的潛力。”
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曾寫道:“青春像只唱著歌的鳥兒,已從殘冬窗里闖出來,駛放寶藍的穹窿里去了!苯裉欤瑑砂蛾P系正邁入和平發展的嶄新時代,兩岸年輕一代正共同在歷史新頁上落筆書寫明天。我們當相信,他們將可不辱使命,走在兩岸交流合作的前列,成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公交雙層觀光巴士成為“移動觀景臺”
“線路景色多樣、氣氛輕松愜意,公交雙層觀光巴士讓大家有了欣賞大同的新視角!眹鴳c中秋假期 ...
云州區無障礙改造惠民生
日前,云州區殘聯聯合各鄉鎮、社區服務中心組成驗收組,對已完成的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 ...
有一道風景叫“大同溫暖”
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結束,在暖心的服務中一批批游客來到大同、體驗大同、告別大同。假期里 ...
大同府文廟國慶中秋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國慶中秋假期,大同府文廟以“家國同慶文脈傳承”為主題,舉辦了融合歷史文化、創意設計的沉浸 ...
我市將出現持續性大范圍強降水
昨日,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受副高外圍西南氣流和低層切變線共同影響,預計未來3日我市將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