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職位
- 熱門地點
- 地區招聘
從矸石山的綠化到智能開采的應用,從清潔生產的推廣到創新成果的實踐……巍巍武周山下,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馬脊梁礦這座承載著共和國工業記憶的老礦,憑借科技創新的引領和系統治理的推進,逐步探索出一條集低碳發展、質效提升與科技賦能于一體的高質量轉型之路,書寫著資源型礦區綠色發展的嶄新篇章。
生態修復:從“煤灰漫天”到“鳥語花香”
“過去麻雀飛過都會變成‘黑雀’,如今連對環境最挑剔的喜鵲都在礦區安了家!崩系V工劉偉的感慨,道出了馬脊梁礦生態環境的巨變。近年來,該礦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在水、氣、固廢治理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為推動清潔供熱系統升級,馬脊梁礦淘汰了4臺高耗能燃煤鍋爐,取而代之的是國內領先的模塊化燃氣鍋爐系統,通過引入智能調控系統,供熱響應時間可縮短50%,熱效率提升15%,年減少標煤消耗約3400噸,減排二氧化碳8900余噸,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62%。與此同時,該礦采用創新的“絮凝沉淀+錳砂過濾+超濾”三級工藝,礦井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8000立方米,出水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再生水廣泛應用于井下生產、消防及綠化灌溉,年節約水資源超數百萬立方米。針對歷史遺留的矸石堆場,該礦實施“日排日治、分層覆土”治理模式,精選樟子松、山桃等樹種,運用滴灌技術保障成活率。目前,已植樹3萬余株,植被覆蓋率提升40%,昔日的“黑色瘡疤”如今已成為職工休閑的生態公園,生物多樣性較治理前增加3倍。
智能開采:科技重塑礦山“基因”
當5G信號穿透500米巖層精準控制采煤機,當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控每個作業環節,一場由科技創新驅動的產業變革正在馬脊梁礦深度演進。
為實現精準開采提質增效,馬脊梁礦應用創新的“一采一放”工藝,資源回收率提高至95%,年增產原煤10萬噸;通過“一優三減”方案優化采區布局、精簡采掘面、改良小煤柱工藝,為提升開采效率奠定基礎。除此之外,8115工作面采用新型充填工藝,可降低材料消耗;多項巷道壓力緩解技術推廣,井下作業環境顯著改善;自主研發的礦用防爆鋰離子蓄電池無軌膠輪車,運行噪音控制在60分貝以下,相較于傳統柴油車,節能率達到65%。
實施選煤廠智能化改造,是該礦提升煤炭開采率和利用率的一項重要舉措。改造后,精煤洗選量提升15%,年增經濟效益超千萬元。其中,智能配倉系統融合了多傳感器技術,能夠精準控制6個落料點位,實現了配倉皮帶的自動化控制,摒棄了人工干預的需求,從而顛覆了“人盯倉”的傳統作業模式。紅外光柵防護系統實現人員闖入0.3秒緊急制動,安全事故率下降90%。
青山為證,向綠而行。從“山西省環境行為良好企業”到“全煤行業特級安全高效礦井”,再到“全國文明單位”五連冠,馬脊梁礦榮譽墻上刻滿了綠色轉型的印跡。“煤炭企業就該是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的踐行者。我們要讓每一噸煤成為綠色礦山的注解,實現生產與生態和諧共融! 該礦礦長表示,未來他們還將通過“科技創新+系統治理”雙輪驅動,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讓傳統能源企業走好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之路。
公交雙層觀光巴士成為“移動觀景臺”
“線路景色多樣、氣氛輕松愜意,公交雙層觀光巴士讓大家有了欣賞大同的新視角!眹鴳c中秋假期 ...
云州區無障礙改造惠民生
日前,云州區殘聯聯合各鄉鎮、社區服務中心組成驗收組,對已完成的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 ...
有一道風景叫“大同溫暖”
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結束,在暖心的服務中一批批游客來到大同、體驗大同、告別大同。假期里 ...
大同府文廟國慶中秋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國慶中秋假期,大同府文廟以“家國同慶文脈傳承”為主題,舉辦了融合歷史文化、創意設計的沉浸 ...
我市將出現持續性大范圍強降水
昨日,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受副高外圍西南氣流和低層切變線共同影響,預計未來3日我市將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