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職位
- 熱門地點
- 地區招聘
9月29日,我市召開“輝煌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專場),市委組織部負責同志介紹我市“十四五”期間人才工作推進情況與取得的成果,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十四五”期間,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重大戰略,錨定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建設目標,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以制度落實“雙十六條”人才政策為總牽引,系統謀劃、多措并舉、持續發力,推動全市人才工作格局一新、機制一新、面貌一新,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人才動能。
加強黨的領導,人才工作格局實現系統性重塑。我市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不斷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人才發展優勢。強化頂層設計,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研究部署人才工作,以上率下招才引智;強化考核督導,形成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工作合力;強化改革突破,向大同經開區放權賦能,試點“編制周轉池”制度,為市屬高校調劑編制,深化國企改革,推動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
聚焦系統重構,人才政策體系實現整體性提升。我市重磅推出“雙十六條”人才新政,配套出臺人才認定、補貼發放等22個實施細則,制定柔性引才及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專項政策。新政圍繞“引、育、用、留”全鏈條,涵蓋購房補貼、租房補貼、柔性引才獎勵、高精尖科創扶持等突破性條款,體系更完備、支持更精準、覆蓋更廣泛。
堅持多維發力,人才引進集聚取得歷史性突破。大力實施博士引進工程,2021年以來,我市全職引進博士研究生305人,2023年“雙十六條”人才新政實施后,全職引進博士數量較之前增長8.89倍,與65所重點高校建立穩固合作關系,構建“高校研發—大同轉化”協同創新模式。創新打造“大同人才周”“美食進高!薄案咝W子古城行”等品牌活動,吸引近700名高校學子來同考察對接;以“文旅+引才”模式,在云岡石窟、懸空寺等景區設立政策展區,將人才政策宣傳與城市旅游、文化、發展結合起來,有效提升城市影響力、知名度。
注重分類施策,人才培育效能得到持續性增強。我市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著力構建分層分類、覆蓋全域的人才培養體系,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夯實技能人才根基,建設大同工匠學院實訓基地,定向培訓大數據、無人機等人才4.2萬人次。打造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8個,新評選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建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提升人才綜合素養,通過“理論教育+政策解讀+實踐指導”立體化培訓,不斷強化對人才的政治吸納和思想引領。
提升服務溫度,人才發展生態獲得實質性優化。全力解決“關鍵小事”,構建“租購補”一體化安居保障體系,精心打造“暖心服務”,升級“鳳凰英才卡”服務內涵,開發“大同鳳凰人才在線服務平臺”小程序,扎實推進大同籍在外優秀人才庫、“雙一流”高校學生庫、博士高層次人才庫等數據庫建設,目前,已收錄各類人才信息數千條,為精準引才、科學用才提供強大數據支持。
今后,我市將繼續堅定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以更開放的格局、更務實的舉措、更優越的環境,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為我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4555”職工生活費 待遇認證9月29日啟動
記者從市企業職工勞動事務服務中心獲悉,從9月29日起,該中心啟動市屬關閉破產企業“455 ...
大同繞城高速陳莊至肥村段建設加速推進
10月2日,大同繞城高速陳莊至肥村段項目建設現場,工程車往來穿梭,建設者堅守崗位,爭分奪 ...
“打卡大同火山群不虛此行”
國慶中秋假期,大同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成為熱門打卡地,直升機俯瞰、熱氣球升空、鐺鐺車漫游、 ...
平城區秋季招聘會開啟線上求職通道
國慶中秋假期,萬達廣場外的“崗位信息墻”格外吸睛,這面“信息墻”是平城區“職引未來秋載夢 ...
大同古城乾樓亮燈
9月30日晚,大同城墻西北角的乾樓燈光全面亮起,這座有“鎮城之物”美譽的古樓迎來全新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