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郊區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三個著力點,依托區位優勢,挖掘地方特色,全面展開以設施農業、通道綠化、節水灌溉和高標準養殖園區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攻堅戰。 在今年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該區及時調整農建工作思路,針對本地實際,適時提出了農建工作的“三個轉移”,即農建戰場由山區向川區轉移;農建的重點由生態治理向設施農業建設方面轉移;農建由社會效益主導型向經濟和社會效益結合型轉移,尤其要突出經濟效益。 今年該區鋪開的新旺鄉千棟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和口泉鄉千棟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規模大、質量高,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今年該區重點抓了同左路通道綠化和兩側荒山造林、大運高速、德大高速通道綠化種植等工程,已完成生態造林面積5.46萬畝;全力實施了設施農業示范園區的節水灌溉配套、西韓嶺鄉北村2000畝土地占補平衡等項目,已完成改善恢復水澆地6000畝,新增節水面積7000畝;重點抓好四方高科和新世紀兩個高標準奶牛養殖園區建設,僅四方高科達產達效后可年生產鮮奶2.7萬噸,產值可達1.2億多元。 此外,該區還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努力挖掘煤炭資金對農建的投入,這部分資金達6740萬元。如同左路北側荒山造林綠化工程全部由區煤礦資源整合后保留的1017座煤礦出資完成。此外,全區民營企業家、農民個人投入農建的資金也達8560萬元。 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各類農建工程286處,完成渠道清淤整修38公里,平田整地0.8公里,建設大棚670棟,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1.958萬人。 (責任編輯:swj) |